工業化時代,建筑業要改進生產組織模式,不斷提升“三化”應用水平
工業化時代,機械化施工通過穩定的成本和可靠的性能,對傳統依靠人工的施工生產方式具有壓倒性優勢;裝配式建筑通過工廠化流水線作業,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,減少了人工誤差;BIM技術開辟了建筑設計施工的全新視角,實現了復雜變簡單、盲盒變可視的顛覆性變革。這些新技術使不少新興建筑企業,甚至工業、制造業企業彎道超車,擁有了“降維式打擊”能力,傳統建筑企業面臨來自跨界企業的競爭和挑戰,我們必須重視并積極做出應對。
以隧道機械施工為代表的機械化,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工廠化,以BIM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“三化”應用,是中國建筑業向工業化邁進的主要方向。建筑企業應當加快改進自身生產組織方式,向機械化、工廠化、信息化等技術發展方向邁進,以機械化的工裝工藝,消除復雜工程及高風險施工的不確定性;以工廠化的工業制式生產,消除人工制造的不確定性;以BIM技術的可視化操作,消除盲盒施工的不確定性,搶先收割行業技術突破和管理創新帶來的紅利,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,有效降低成本,掌握競爭主動權。
此外,還要探索更加適配的用工方式,塑造技術與質量型產業工人隊伍。
建筑業用工制度改革的關鍵,在于國家對資質和分包政策法規的改革,但建筑企業同樣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其中關鍵的一點在于賦予農民工“企業公民”的合法身份。具體來講:
建立科學的工資增長和激勵機制,體現同工同酬、按勞分配。
監管、督促勞務分包企業履行分包合同, 公平合理處置勞動爭議。
改善職業安全條件,合理控制 勞動強度,使農民工生命得到保障,人格受到尊重。
將勞務分包企業納入供應鏈系統,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。
建立對勞務分包企業的績效考核、獎懲激勵、技能培訓等機制,合理分享盈余,減少交易費用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建筑企業構建基于“企業公民”身份的新型勞動關系,使農民工身份轉變為企業員工身份,構建有利于應對市場彈性變化、有利于提高自身生產效率的多元化用工方式,不僅將極大地提升中國建筑業和建筑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力水平,維護社會和諧穩定,也將從根本上推動中國城鎮化進程跨入新階段。
下一篇: BIM+物聯網能解決什么?對建... 上一篇: 重新招標后,投標人仍少于三個應...